]
3月27日晚上7时许,十堰市公安局张湾分局东岳路派出所接到反诈预警指令:值勤民警当即电话联络当事人核实状况。周某兰称,她计划取款后转存其他银行。
考虑到周某兰年过六旬,民警当即联络她的儿子徐某核实状况。得知徐某对母亲取款一事毫不知情,警方判别白叟很可能遭受了电信网络欺诈。
为了避免白叟上圈套,民警和徐某当即赶往周某兰家中。面临问询,白叟神色紧张、举动反常。民警主张徐某核对其母亲的手机通讯记载,发现周某兰近期频频接听“00”最初的电话,状况非常可疑。但是,白叟一直不相信本身上圈套,回绝泄漏概况。
民警将周某兰及家族带至派出所民调室,联合驻所律师进行劝说,并耐性安慰白叟的心情。
经过近两小时的交流,周某兰总算吐露实情:本来,白叟接到一名自称“警官”的电话。对方称其“身份信息被冒用骗走200万元”,让白叟交纳48万元“保证金”以“革除刑事责任”,还着重不能将此事奉告亲属。
“他们说假如我不交钱,就派人来抓我……”周某兰忧心如焚的说。民警结合辖区的典型事例,解说了假充公检法类圈套的欺诈套路,并一再着重公检法机关作业人员不会经过电话或网络办案,更不会要求当事人转账。听完民警的解说,白叟这才幡然醒悟。
为了避免白叟上圈套,民警帮忙周某兰删除了她手机里涉诈人员的联络方式,对手机进行刷机处理,铲除有几率存在木马病毒的程序,并辅导其家族暂时代管白叟的身份证、银行卡。
第二天,民警联合社区干部再次上门回访,向周某兰具体解说了各类针对老年人施行欺诈的常见话术和辨认技巧。周某兰向警方表示感谢并许诺说:“我再也不会轻信生疏电话了!”白叟的儿子徐某慨叹道:“幸而民警上门耐性劝止,不然这笔钱必定保不住!”
4月1日早上,十堰市公安局张湾分局汉江路派出所接到紧迫警情:辖区七旬白叟王某疑似遭受欺诈。民警敏捷赶往银行,发现白叟已取出定期存款12万元,预备转入“安全账户”。
本来,王某接到一个自称“上海医保局作业人员”来电,接着电话转接至“上海市公安局刘警官”。对方声称王某的医保卡在上海“反常消费15万元,涉嫌骗保需合作查询”。接着,“刘警官”在视频中出示自己“警官证”,要求白叟“两小时内汇款不然会被逮捕”,还要求她不得将此事奉告亲朋。
面临民警的劝止,王老太起先心情激动,反复着重自己“不按他们说的做会被抓走。”民警和银行作业人员敏捷分工协作:一边调取账户流水核实资金安全,一边结合近期产生的实在事例,逐条揭穿欺诈话术中的对立点,竭力安慰白叟的心情,终究压服她中止转账操作。
为了避免王某遭受丢失,民警当场帮忙白叟修正银行账户暗码,并逐个核对其名下一切金融账户,承认12万元存款分文未少。随后,民警帮忙王某在手机上装置“国家反诈中心”App,并敞开预警功用,叮咛白叟要紧记“三不一多”(生疏来电不轻信、个人隐私信息不泄漏、转账汇款多核实)准则,谨防上当受骗。
得知状况后,王某的儿子立马赶到现场向民警称谢:“这钱是母亲攒了大半生的养老钱,差点就进了骗子口袋,幸而你们及时参与劝止,很谢谢!”
上述事例中,两位白叟遭受的是假充公检法类欺诈。骗子主要是针对防备认识较差、不了解公检法办案流程的大众施行欺诈。其实,只需了解骗子的惯用手法,我们即可轻松识破此类圈套。
骗子经过不合法途径取得受害人的个人身份信息,假充公检法机关作业人员,经过电话、网络交际软件与受害人取得联络,要求其合作查询作业。
以受害人身份信息被冒用、医保卡消费反常、涉嫌洗钱、不合法出入境等违法犯罪为由进行威胁、恫吓,要求其合作查询并严厉保密,有时还会向受害人展现虚伪通缉令、产业冻住书等法律文书以添加可信度。
以帮忙受害人洗脱嫌疑为由,诱导其到宾馆等独立关闭空间,阻断受害人与外界联络,从而要求受害人将一切资金转至“安全账户”,或下载指定App、诱惑受害人从网贷渠道告贷转出,到达欺诈金额最大化的意图。
➮ 如遇自称公检法人员自动联络,不要轻信,遇到拿不准的状况应及时报警,或就近到辖区派出所求助。
➮ 公检法机关作业人员不会经过电话或网络办案,不会用微信、QQ等方式发送逮捕证等文书,没有所谓的“安全账户”。但凡要求转账进行资金核对的,都是欺诈!